異鄉有家|Home Abroad

「有你/妳在的地方,便是家。」

 

說起「家」,每個人都有不同想像。

對於屋主夫妻而言,男主人來自香港,女主人來自越南,

他們因工作來到異鄉「台灣」,在這裡的新生活,讓他們愛上這塊土地,

進而決定落腳在這裡,攜手建立屬於彼此的家。

 

「我想把家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」

從前租屋的日子無法自己決定家的風格,更無法自由隨心妝點。

這也讓兩人在購屋後,更渴望能夠找到一位設計師,完成心中家的藍圖。

偶然間,男主人看見了時雨空間設計的作品,他發現在其中有他喜愛的工業風,

同時也有另一半喜歡的空間顏色搭配與植物裝飾。

這不僅滿足了兩人的喜愛,更完美地融合達到平衡,

因此這也讓他開始思考:「時雨,就是夫妻倆最好的選擇。」

 

當我們了解了兩人的故事後,我們便為這個新家取了一個名字:「異鄉有家」。

我們期望能祝福這對異鄉人,在台灣找到歸屬感,並建立專屬於兩人與愛犬hibiki的家。

這是一個實際總坪數21坪,適合新婚家庭居住的新成屋。

整體空間風格規劃以男主人最愛的工業風格為主。

從玄關走入室內,以大理石地面切割出落塵區,一旁則是由畸零空間規劃而成的坐穿鞋區。

一盞溫暖的黃燈打在原木鞋櫃地板上,就像給予歸家的人一個溫暖的信號,

輕聲的說著「嘿,歡迎回家!」

「我們的日常,就是最美的一幅畫。」

 

對於屋主夫妻而言,平時在家的生活範圍大多在客廳或廚房,

於是在和設計師討論時,特別要求希望能擴增公共領域的空間。

因此我們將原本三房的格局改成兩房兩廳,並同時以開放性規劃空間,

除了能讓視覺上更寬敞舒適外,也間接調整了原先屋內動線不佳的缺點。

 

而沿著玄關進到客廳,選擇以挑高天花板搭配軌道燈,

解決梁柱過低帶來的壓迫感,並以半腰式電視牆連結水磨石中島,

獨特的ㄇ字型格局,為空間打造出流暢的動線。

同時面對窗戶的絕佳位置也使充足的光線能照射於室內,

在白天就算不開燈,良好的採光也能讓屋內顯得非常明亮。

當陽光灑落時,每一天的日常便成了最美的一幅畫。

延續公領域空間最大化的需求,我們也融入了工業風主要的特色,

搭配黑色鐵件、復古傢俱、穀倉門等元素,

將不必要的門片通通拆除,配置節省空間的拉門。

以開放式層架收納櫃取代常見的系統櫃設計,

兼具主體風格外也滿足兩夫妻對於收納的需求。

「柴米油鹽,是生活中平淡的浪漫」

 

用餐時間為心愛之人下廚,將蘊含愛意的料理端上桌,

在餐桌上的分享時光就成了最美好的時刻。

廚房是女主人最愛的空間,我們特別挑選了復古的白色磁磚做為廚房的主要牆面。

量身特製的實木餐廚系統,以夫妻倆最愛的墨綠跳色噴漆,搭配水磨材質的中島。

在綠色、白色與原木色之間,既符合整體的工業風格也完美融合兩人的喜好。

「我最喜歡和老婆待在吧檯用餐區!」

 

銜接電視牆的中島桌面,我們增加了餐桌原有的寬度,

讓這個空間除了是兩人共享美味料理的地方,更是居家工作時的最佳工作空間。

需要個人隱私或是通話時,可以走進客房裡工作,

想要有悠閒自在的Chill放鬆感,便可以拿著電腦在吧檯用餐區辦公,

邊聽著喜歡的音樂,邊喝著香醇黑咖啡,這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樣。

而在斜後方的畸零空間,我們更規劃了一處留言牆面,

當彼此忙碌工作時,便可以為彼此留下貼心鼓勵的訊息,

亦或是隨手紀錄下甜蜜的新婚生活點滴。

「有你,有我,這裡便是我們的家」

 

對於從事金融業者的男主人而言,平時工作壓力大,

當結束忙碌工作時,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擁有舒適的睡眠空間,

卸下一天的緊繃、疲憊,放心好好休息。

因此在臥室的牆面,我們使用跳色的油漆設計,呼應廚房的墨綠色搭配淺灰色,

簡約而不失風格的色塊,就像一幅幾何畫作一般,給予人寧靜安定感。

 

此外,在空間配置上,除了有一整面拉門式的收納櫃外,

我們也特別架高木地板,自然的增加收納地,搭配上掀式的收納空間,

與側邊設計的抽屜式收納櫃,滿足兩人多元的收納需求。

 

最後,我們刻意不去為空間做過多的裝飾,僅在女主人最愛的綠色空間裡,

擺上男主人珍藏多年的黑膠唱片、知名品牌造型音響、吉他等收藏品,

你一半我一半,合在一起便是屬於我們家的模樣。

 

Share:
Category:
Date: